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59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布施是一種付出,而在付出前要有捨己為人的發心。發心為了利益他人而付出,付出自己喜愛的、執著的。   例如一般人對於色身、錢財、名利最貪著,朝思暮想汲汲營營就是為了這些,以這樣的貪愛為生活的目標,所以生活便有種種的「求」,求不到時很憂惱;求到了又害怕失去;一旦真的失去了真是痛苦萬分。所有的煩惱痛苦,仔細推想起來皆源自於我們的「貪」,所以當我們不再執著自己所貪愛的,那麼人生必定是無比的自在與歡喜。   行布施時,付出的行為,就是在讓我們放下貪愛執著的心。一旦不執著、不貪愛,便不會因貪求而產生種種煩惱。同時藉由布施還能利益比自己更需要的人,真是自利利他,修善積福無上大法門,也是行菩薩道的根本,藉由布施去除貪心、增長慈心,與眾生廣結善緣。

  人生在世必須有福德資糧,福德是我們過去種的因,現在的果報成熟了。善法福德的果報現行,做任何事皆有助緣,也容易成就。相對的,福德善法不具足,做任何事都是障礙,就算有再好的才能都很難有所成就。過去種慳貪的因,沒有一點善法利益他人,跟眾生沒有結任何善緣,果報成熟了便是貧窮下賤;缺乏助緣。所以想要人生順遂,沒有障礙便要有福德資糧。佛法中將修善積福所累積的福田,分為三種,悲田、恩田與淨田。 

常頂〈林建宗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修行不是功課,它是每天對內修自己的心,沒有時間,沒有儀式,不要用修行傷你的心!(大寶法王開示)具共通性的問題:我們平常工作已經很累了,怎麼還有時間修行?
如果降低工作品質,在這個不景氣年代,很可能會被裁員,請問法王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?

常頂〈林建宗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Mar 23 Wed 2011 23:11
  • 佛珠

佛珠,也叫念珠,是佛教徒念佛時用以記數和束心的工具;同時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時必備的一種信物 

今天,很多喜歡時尚或顯示個性的人也戴上一串佛珠,但他們卻未必知道長短不同的佛珠所包涵的意義:  

常頂〈林建宗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Mar 11 Fri 2011 10:53
  • 心願

一、願我臨終無障礙

二、阿彌陀佛遠相迎

常頂〈林建宗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生命就像河流一樣,如果一條河靜止不動,我們就會稱它為死水。我們既然不會因為河流在動,讓喜歡的魚游走了,把美麗的落葉飄走了,而憎恨河流的流動,那麼也應當不會把變動的生命狀態視為苦。面對生命,我們期望的也是它能一直不斷更新與變化。
 

常頂〈林建宗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布施是一種付出,而在付出前要有捨己為人的發心。發心為了利益他人而付出,付出自己喜愛的、執著的。

 

常頂〈林建宗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少無適俗韻,性本愛丘山;誤落塵網中,一去三十年;羈鳥戀舊林,池魚思故淵 ;開荒南野際,守拙歸園田;方宅十餘畝,草屋八九間;榆柳蔭後簷,桃李羅堂前;曖曖遠人村,依依墟里煙;狗吠深巷中,雞鳴桑樹巔;戶庭無塵雜,虛室有餘閑;久在樊籠裡,復得返自然。
野外罕人事,窮巷寡輪鞅;白日掩荊扉,虛室絕塵想;時復墟里人,披草夸來往;想見無雜言,但道桑麻長;桑麻日已長,我土日已廣;常恐霜霰至,零落同草莽。

常頂〈林建宗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為您燃上一炷清香
在內心中輕聲呼喚

常頂〈林建宗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要使我們所處的世界變成淨土,需要靠大家的努力。不管外在的環境如何,最重要的是先從個人做起。首先自己不做有損他人的事,才有希望人人都不會做自損損人的事;一個人影響十個人,十個人影響百千個人,才可能使環境裡的每一個人都成為悲智雙運的菩薩。縱使不成為三寶弟子,也希望他們都能相信三世因果的道理;相信因果就不致於殺人、放火、為非作歹、為社會製造不安。因果觀念能使人心悅誠服地改過遷善,心平氣和地接受現在,再接再厲地開創明天。相信因果的人增多,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光明、更安定、更和諧,人間淨土便開始實現。

常頂〈林建宗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0-08-29
· 中國時報

常頂〈林建宗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人說現代人的瞋心很重,所以我們的社會才會充滿了暴戾之氣。所謂瞋,是個總名稱,它的內容包括不滿意、憤怒、怨恨、看不慣和不自在等內心的感受。呈現在外表上,則是一種憤怒的表情或動作,讓人覺得陰險、奸詐或是恐怖,彷彿生命將受到威脅。可以說,凡是不能以慈悲心待人,和慈悲心相反的,就是瞋心。
慈悲心是愛護人、為人設想,但它也不一定是和顏悅色的,有時也有金剛怒目的慈悲心。金剛怒目和瞋恨不同,它是一種慈愛。以威嚴方式所展現的慈愛,就像是因為擔心你會掉到井裡,所以就吼你一下:「不可以到井邊玩!」這是警告,是出於慈愛的警示,和瞋恨不同。

常頂〈林建宗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混亂、緊張匆忙的時代裡,人的情緒時時刻刻都在浮動,所以懂得如何控制情緒是非常重要的。最簡單的方法,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,不要總是將焦點放在情緒的爆發點上,可以利用散散步、喝一杯水、聽一首柔和的音樂,或是找朋友談談,讓情緒慢慢緩和。
更進一步的方法,是觀察自己的念頭從哪裡來?也就是看念頭是怎麼產生的?不過,念頭從何而起,常常連自己也不知道。既然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情緒,那麼根本就不需要管它,因為不必為了沒有發生過的事生氣。即使是發生過的事,也都已經過去了,那又何必生氣呢?動情緒不但沒用,反而會使自己亂了方寸;如果再加上出言不遜,或動作粗暴,那我們身上的細胞不知道會死掉多少,真是既傷身又傷心。

常頂〈林建宗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散漫可以分為頭腦的散漫,和生活的散漫。頭腦的散漫就是沒有組織力、沒有計畫,說得好聽叫做隨緣,說得不好聽就是沒有主見 而生活上的散漫,如果是有錢的人,可能就會花天酒地、生活不規律,過著糜爛的生活;如果是沒什麼錢的人,生活就會變得非常得凌亂,在工作上,他無法敬業樂群認定一項工作做下去,結果早上起得很晚,有時候還可以整天睡覺,過著沒有規律的生活。當身心都沒有規律時,就是散漫了。
散漫的生活是非常沉悶、不愉快,也沒有什麼意義。要如何讓生活變得有意思一點呢?先要給自己一個目標,再培養自己的興趣,以發現自己的潛能;等一樣事情做完了,再去做另外一樣,漸漸地就會覺得滿有成就感,也能遠離散漫的生活了。

常頂〈林建宗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些人在遭遇困難時,就說:「這是我的業障重。」不僅是遇到了麻煩事,有時明明一帆風順,只不過事情忙了一點,也會說:「這是我的業障。」就像是欠人家的債,非得現在償還,還得一付很無奈的樣子。
這樣聽起來,業障像是一種消極的宿命論,其實這是錯認了它的意義。佛法中所謂的「三障」:業障、報障、煩惱障,指的就是會阻礙修行的三種障礙,業障只是三種障礙之一。

常頂〈林建宗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工作是在修心 
廣欽長老說:「工作再忙,也要保持一顆平靜的心,我們工作是在修心,並不是為了工作而工作。」急匆匆趕去聽一場演講,趕路中心情焦躁起伏。好不容易到了會場,喘息未定中,看到了自己的愚癡。

常頂〈林建宗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、靠山山會倒,靠人人會跑,只有自己最可靠。
2、沒有人陪你走一輩子,所以你要適應孤獨,沒有人會幫你一輩子,所以你要

常頂〈林建宗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何謂義工使我感觸很深,在參加法鼓山的義工後,不管那一組的師兄、姊一通電話只要有空一定參加;在消防局服務職等雖然不高,對義工要多關心、多包容、多幫忙;義工如果有開會、活動、聚餐要多參加,別人犧牲休息時間來幫助我們,我們也要犧牲一些時間來幫忙。使我想到師父建設法鼓山,也有一群義工默默付出。當義工必須具備:

(1)自願性的,不是被強迫的。

常頂〈林建宗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、親切有禮接待來訪民眾。
二、主動了解來訪民眾地需求,正確引導民眾完成辦理。

常頂〈林建宗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焰口,是指鬼道之中的餓鬼。鬼道眾生分為三等:
一、在生之時,做了很多善事,若投為鬼,便成福德大力的多財鬼,一般人所信的

常頂〈林建宗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當人們遇到突如其來的衝激之時,例如被尖銳的聲音嚇到,或被他人用粗話激怒的時候,有可能會產生歇斯底里的反應。
因為受到刺激時,「心」不能平衡,全身都在警戒狀態,脈博跟著心臟快速跳動,肌肉也跟著緊張收縮,這時候是最耗心神,也是最傷體能的。

常頂〈林建宗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«12 3